人力资源职业技能测评指导中心
详情
关于钳工培训过程

理论知识培训


  1. 机械制图基础
    • 这是钳工必须掌握的知识。学员需要学习如何看懂机械图纸,包括各种视图(主视图、俯视图、左视图等)的投影原理。例如,通过学习正投影法,能够理解一个三维物体在二维图纸上的准确表示,识别图纸上的尺寸标注(线性尺寸、角度尺寸等)和公差要求。
    • 还要掌握图纸上的符号含义,如粗糙度符号代表的表面光洁程度,形位公差符号(如直线度、平面度等)对零件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要求。
  2. 钳工工艺学
    • 详细讲解钳工的基本操作工艺,如划线、锯削、锉削、钻孔、铰孔、攻丝和套丝等。对于划线,学员要了解使用划针、钢板尺、直角尺等工具进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方法,以及如何保证划线的精度。
    • 学习锯削时,要掌握锯条的选择(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厚度),正确的锯削姿势和操作要领,如推锯时施加适当的压力,回锯时轻轻带回,避免锯条折断。
    • 锉削工艺包括各种锉刀(平锉、半圆锉、三角锉等)的使用场合,锉削平面、曲面的技巧,以及如何用刀口尺等工具检查锉削表面的平整度。
  3.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
    • 培训内容涵盖常见金属材料(如碳钢、合金钢、铸铁等)的性能、成分和用途。学员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硬度、强度、韧性等力学性能,以便在加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。
    • 同时,还要学习热处理(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等)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。例如,淬火可以提高钢的硬度,但会降低韧性,回火则可以调整淬火后的组织,降低内应力,提高韧性。
  4. 量具的使用与维护
    • 教授学员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,如游标卡尺(精度可达 0.02mm 或 0.05mm)用于测量外径、内径、长度等尺寸;千分尺(精度可达 0.01mm)更精确地测量轴类零件的外径等。
    • 学员要学会使用百分表来检查工件的平面度、圆跳动等形位公差。同时,要了解量具的维护知识,如量具使用后要擦拭干净,存放在干燥的地方,避免生锈影响精度。

实践操作培训


  1.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
    • 划线练习:在练习平台上,使用划针、划规等工具在金属板材或坯料上进行划线操作。开始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直线、角度线的划线,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几何图形划线,如圆形、多边形等,并且要求保证划线的清晰度和精度。
    • 锯削练习:选用合适的材料(如低碳钢棒料)进行锯削练习。学员要学会正确安装锯条,掌握锯削的节奏和力度。开始时可能会出现锯条跑偏的情况,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纠正姿势,使锯削的线条保持直线。
    • 锉削练习:利用平锉对平面进行锉削练习。先粗锉,去除大量余量,然后通过细锉来提高表面质量。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长方体工件来练习锉削六个面,要求相邻面的垂直度、平行度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。
  2. 组合技能训练
    • 制作简单零件:例如制作一个带有台阶的轴,需要综合运用锯削、锉削、钻孔等操作。首先锯削出大致的长度,然后锉削出各个台阶的尺寸和形状,最后在指定位置钻孔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员要学会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合理安排加工步骤,以及如何进行尺寸的控制和测量。
    • 装配练习: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装配,如小型千斤顶的装配。学员要了解各个零件的装配顺序,掌握螺纹连接(拧紧螺母、螺栓)、销连接等装配技巧,并且能够调整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,使装置能够正常工作。
  3. 高级技能和特殊技能培训(可选)
    •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,可以进行高级技能培训,如研磨。研磨是一种精密加工方法,可以使工件表面达到极高的光洁度(Ra0.1 - Ra0.012μm)。学员要学习使用研磨剂和研磨工具(如研磨平板、研磨棒等)对平面、圆柱面等进行研磨操作。
    • 还可以学习模具钳工技能,如制作冲压模具、注塑模具等。这涉及到复杂的型腔加工、配合间隙控制等技术,需要学员有扎实的钳工基本功和空间想象力。

安全知识与职业素养培训


  1. 安全知识培训
    • 钳工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,如使用锯床、钻床时可能会发生机械伤害,使用砂轮机时可能会产生砂轮破碎飞溅伤人等。因此,学员必须学习安全操作规程,如操作机床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(工作服、护目镜等),机床在运行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刀具和工件等。
    •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,如避免湿手操作电器设备,发现电器设备故障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等。
  2. 职业素养培训
    • 培养学员的工匠精神,注重细节,追求质量。在操作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,不随意简化操作步骤。
    • 同时,要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。在一些大型设备的装配或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中,需要与其他工种(如车工、焊工等)配合完成任务,并且要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,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。